建築風格的劃分

1.按國家(民族)和地區分
中國風格、日本、新加坡風格、英國風格、法國風格、美國風格、等。
常用一個地區概括,如:歐陸風格、歐美風格、地中海式風格、澳洲風格、非洲風格、拉丁美洲風格等

2.按建築物的類型分
住宅建築風格、別墅建築風格、寫字樓建築風格、商業建築風格、宗教建築風格、其他公共(如學校、博物館、政府辦公大樓)建築風格等

3.按照歷史發展流派分
(1) 古希臘建築風格,約西元前800年至西元300年
(2) 古羅馬建築風格,約西元前300年至西元365年,羅馬建築風格正是歐洲建築藝術的重要淵源
(3) 歐洲中世紀建築風格,西元400年至1400年,封建領主經濟占統治地位,城堡式建築盛行
(4) 文藝復興建築風格,西元1420至1550年,建築從經驗走向科學化,不斷衝破學院式、城堡式的封閉

以上四類可稱為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5) 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這一風格曾三度出現,最早一次是1750至1880,他是歐洲古典主義的最後一個階段,其特點是體量宏偉, 柱式運用嚴謹,而且很少用裝飾。另一次出現在1900-1920年,帶有一定的復古特徵。第三次出現在1982年,其主要特徵是把古典主義和現代主義結合 起來,並加入新形勢,這一風格在當今世界各國頗為流行。
(6) 現代評論風格,1960-1975。緣自西方60年代興起的“現代藝術運動”他是運用新材料、新技術,建造適應現代生活的建築,外觀宏偉壯觀,很少使用裝飾。
(7) 後現代主義風格,亦稱“後現代派”,1980年開始出現。這一風格的建築在建築設計中重新引進了裝飾花紋和色彩,以折衷的方式借鑒不同的時期具有歷史意義的局部,但不復古。

4.按建築方式來分

(1) 哥特式建築風格。
盛行於眾世紀1050-1550,以宗教建築為多,最主要的特點是高聳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縟的裝飾,形成統一向上的旋律。
(2) 巴羅克建築風格。
1600-1760,他是幾乎最為講究華麗、裝飾的一種建築風格,即使過於繁瑣也要刻意追求。
(3) 洛可哥建築風格。
1750-1790,主要起源于法國,代表了巴羅克風格的最後階段,主要特點是大量運用半抽象題材的裝飾。
(4) 木條式建築風格。
一種純美洲民居風格,主要特點是水準式、木架骨的結構。
(5) 園林風格。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流行,這種風格在深圳場當作概念炒作,其特點是通過環境規劃和景觀設計,栽植花草樹木,提高綠化,並圍繞建築營造園林景觀。
(6) 概念式風格。
90年代開始在國際上流行,其實是一種模型建築,它更多的來餘人的想像,力求擺脫對建築本身限制和約束,而創再出一種個性化色彩很強的建築風格。

古代埃及建築

歷史分期及其代表性建築類型:

古王國時期(前27~前22世紀)

本時期的代表性建築是陵墓。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瑪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長方形檯子。

多層金字塔以在薩卡拉的昭塞爾(Zoser)為代表。

方錐形金字塔以在基寨的三大金字塔:庫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烏拉(Menkaura)為代表,金字塔主要由臨河的下廟、神道、上廟(祭祀廳堂)及方錐形塔墓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獅身人面像。

中王國時期(前21~前18世紀)

首都遷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深窄峽谷的峭壁上開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新王國時期(前17~前11世紀)

形成適應專制制度的宗教,太陽神廟代替陵墓成為主要建築類型。

著名的太陽神廟,如:卡拉克——盧克索的阿蒙(Amon)神廟。

廟宇的兩個藝術特點:其一是牌樓門及其門前的神道及廣場,是群眾性宗教儀式處,力求富麗堂皇而隆重以適應戲劇性的宗教儀式;其二是多柱廳神殿內少數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嚴以適應儀典的神秘性。

神廟的藝術重點已從外部形象轉到了內部空間,從雄偉闊大而概括的紀念性轉到內部空間的神秘性與壓抑感。

二、風格特點:

高超的石材加工製作技術創造出巨大體量,簡潔幾何形體,縱深空間佈局;追求雄偉、莊嚴、神秘、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古代西亞建築

一、範圍及時期

約在西元前3500年至前四世紀。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蘇馬連文化,以後依次建立的奴隸制國家為古巴比倫王國(西元前19~西元前16世紀)、亞述帝國(西元前8~西元前7世紀)、新巴比倫王國(西元前626年~西元前539年)和波斯帝國(西元前6~西元前4世紀)。

二、建築技術成就:

兩河流域缺石少木,故從夯土牆開始,至土坯磚、燒磚的築牆技術,並以瀝青、陶釘石板貼面及琉璃磚保護牆面,使材料、結構、構造與造型有機結合,創造以土作為基本材料的結構體系和牆體飾面裝飾辦法。

代表性建築

(一)、山嶽台,又譯為觀象臺、廟塔。古代西亞人崇拜山嶽、天體、觀測星象而建的多層塔式建築。如在烏爾的山嶽台高約21米。

(二)、亞述帝國的薩艮王宮,由210個房間圍繞30個院落組成,防禦性強。由四座碉樓夾著三個拱門的宮城門為兩河下游的典型形式。門洞處人首翼牛雕刻有特色。

(三)、後巴比倫王國的新巴比倫城及其城北的伊什達城門,用彩色琉璃裝飾。採用在大面積牆面上均勻排列、重複動物圖像的裝飾構圖。王宮內建有“空中花園”。

(四)、波斯帝國的帕賽玻裡斯王宮,兩個儀典大廳、後宮、財庫之間以“三門廳”為聯繫。儀典大廳石柱長細比很大,石柱雕刻精細。藝術水準很高,但有損構造邏輯。

古代希臘建築

一、古代愛琴海地區建築:

西元前3世紀出現於愛琴海島嶼、希臘半島和小亞細亞西海岸地區,以克里特島和希臘半島的邁西尼為中心,又稱克裡特——邁西尼文化。

克裡特、克里特島的建築全是世俗性的、著名的克諾索斯的米諾王宮。空間高低錯落。依山而建,規模很大;建築風格精巧纖麗、房屋開敞、色彩豐富。宮殿西北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劇場。

邁西尼。其文化略晚於克裡特,主要是城市中心的衛城。邁西尼衛城及泰侖衛城。風格粗獷,防禦性強。邁西尼衛城的城門因其雕刻得名為“獅子門”。

二、古代希臘建築: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古希臘建築是歐洲建築的先河,範圍包括巴爾幹半島南部、愛琴海諸島嶼、小亞細亞西海岸,以及東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廣大地區。

歷史分期

古風時期:西元前8~西元前6世紀,紀念性建築形成。

古典時期:西元前5世紀,紀念性建築成熟,古希臘本土建築繁榮昌盛期。

希臘化時期:西元前4~西元前1世紀,希臘文化傳播到西亞、北非,並同當地傳統相結合。

石樑柱結構體系的演進及神廟制型

早期的建築是木構架結構,以後用石材代替柱子、簷部,從木構過渡到石樑柱結構。型制脫胎于貴族宮殿的正廳以狹面為正面並形成三角形山牆。為保護牆面而形成柱廊。

廟宇只有一間聖廳、平面為長方形,以其窄端為正面。佈局制型有端牆列柱式、端柱式、圍柱式(包括雙重圍柱式、假圍柱式)等。

古希臘柱式

古希臘的廟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柱子、額枋、簷部的藝術處理基本上確定了廟宇的外貌。希臘建築在長期的推敲改進中穩定了一整套做法後即形成了不同的柱式(Order)

盛期的兩大柱式,各有自己強烈的特色。

多立克(Doric)柱式。

起源於義大利、西西里一帶,後在希臘各地廟宇中使用。特點是其比例較粗壯,開間較小,柱頭為簡潔的倒圓錐台,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柱身收分、卷殺較明顯,沒有柱礎,直接立在台基上,簷部較厚重,線腳較少,多為直面。總體上,力求剛勁、質樸有力、和諧,具有男性性格。

愛奧尼(Ionic)柱式

產生於小亞細亞地區,特點是比例較細長,開間較寬,柱頭有精巧如圓形渦卷、柱身帶有小圓面的凹槽,柱礎為複雜組合而有彈性,柱身收分不明顯,簷部較薄,使用多種複合線腳。總體上風格秀美、華麗,具有女性的體態與性格。

晚期成熟的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

柱頭由毛茛葉組成,宛如一個花籃,其柱身、柱礎與整體比例與愛奧尼柱式相似。

美學思想與風格特徵

反應出貧民的人文主義世界觀。認為“美是由度量和秩序所組成的”,而人體的美也是由和諧的數的原則統轄著,故人體是最美的。當客體的和諧同人體的和諧相契合時,客體就是美的。

建築風格特徵為莊重、典雅、精緻、有性格、有活力。“表現明朗和愉快的情緒……如燦爛的、陽光照耀的白晝,……”。

古典實例

古典盛期的代表,雅典衛城及其主要建築。山門、勝利神廟、帕提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以及雅典娜雕像。群體佈局體現了對立統一的構圖原則,根據祭祀活動的路線,佈局自由活潑,建築物安排順應地勢,照顧山上、山下觀賞,綜合應用多立克和愛奧尼兩種柱式。

會堂與半圓形露天劇場。如麥迦洛波里斯劇場與會堂。

希臘晚期出現集中式紀念性建築物。如雅典的獎盃亭和哈利克納蘇的莫索列姆陵墓。出現了集中式向上發展的多層構圖新手法。

祭壇發展為獨立的建築物,如帕格瑪衛城上的宙斯祭壇。

廣場普遍設敞廊。

古代羅馬建築

一、建築成就:

古羅馬建築直接繼承並大大推進了古希臘建築成就,開拓了新的建築領域,豐富了建築藝術手法,在建築型制、藝術和技術方面的廣泛成就,達到了奴隸制時代建築的最高峰。

二、建築技術:

建築材料除磚、木、石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併發明瞭相應的支模、混凝土澆灌及大理石飾面技術。

結構方面在伊特魯裡亞和希臘的基礎上發展了樑柱與拱券結構技術。拱券結構是羅馬最大成就之一。種類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創造出一整套複雜的拱頂體系。羅馬建築的佈局方式、空間組合、藝術形式都與拱券結構技術、複雜的拱頂體系密不可分。

三、建築藝術:

(一)繼承古希臘柱式並發展為五種柱式:塔司幹柱式、羅馬多立克柱式、羅馬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二)解決了拱券結構的笨重牆墩與柱式藝術風格的矛盾,創造了券柱式。

(三)解決了柱式與多層建築的矛盾,發展了疊柱式,創造了水準立面劃分構圖形式。

(四)適應高大建築體量構圖,創造了巨柱式的垂直式構圖形式。

(五)創造了拱券與柱列的組合,將券腳立在柱式簷部上的連續券。

(六)解決了柱式線腳與巨大建築體積的矛盾,用一組線腳或複合線腳代替簡單的線腳。

四、建築空間創造

利用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和拱券平衡技術,創造出拱券覆蓋的單一空間,單向縱深空間,序列式組合空間等多種建築形式。

五、重要建築類型:

(1)神廟。萬神廟又叫潘泰翁,是單一空間、集中式構圖建築的代表,也是羅馬穹頂技術的最高代表。其平面與剖面內徑都是43.3m,頂部有直徑8.9m的圓洞。

(2)軍事紀念物。

凱旋門:為炫耀侵略戰爭勝利而建,第度凱旋門為單拱門,塞維魯斯和君士坦丁為三拱門凱旋門。

紀念柱:歌頌皇帝戰功的紀念物,如圖拉真紀念柱。

(3)劇場。在希臘半圓形露天劇場的基礎上,對劇場的功能、結構和藝術形式都有很大的提高。如羅馬的馬采魯斯劇場。

(4)羅馬大鬥獸場。在結構、功能和形式上三者和諧統一。是現代體育場建築的原型。

(5)公共浴場。卡拉卡拉浴場,戴克利提烏姆浴場。內空間流轉貫通豐富多變,開創了內部空間序列的藝術手法。

(6)巴西利卡(Basilica)。具有多種功能的大廳性公建。如圖拉真巴西利卡。

(7)居住建築。一類是四合院式或明廳式,內庭與圍柱院組合式如龐貝城中的潘薩府邸;另一類是城市中的公寓式。

(8)宮殿。羅馬的阿德良離宮,斯巴拉多的戴克利提烏姆宮。

六、城市廣場

共和時期的廣場是城市的社會、政治、經濟活動中心,周圍各類公建、廟宇自發性建造,形成開放式廣場,代表性廣場為羅馬的羅曼奴姆廣場。

帝國時期的廣場以一個廟宇為主體,形成封閉性廣場,軸線對稱,有的呈多層縱深佈局,如羅馬的圖拉真廣場。

七、風格特徵

其大型公建風格雄渾、凝重、宏偉,形式多樣,構圖和諧統一。

八、建築師與建築著作

維特魯威(Vitruvius)的《建築十書》是現存歐洲最完備的建築專著,書中提出了“堅固、適用、美觀”的建築原則,奠定了歐洲建築科學的基本體系。

拜占庭建築

一、時代

西元330年羅馬皇帝遷都于帝國東部的拜占庭,名君士坦丁堡。西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步分。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占庭帝國,也是東正教的中心。

拜占庭帝國存在於330~1453年,4~6世紀為建築繁榮期。

二、成就

發展了古羅馬的穹頂結構和集中式型制,創造了穹頂支撐在四個或更多的獨立柱上的結構方法和穹頂統率下的集中式型制建築。彩色鑲嵌和粉畫裝飾藝術。

三、結構方式

帆拱、鼓座、穹頂相結合的做法。

四、代表實例

君士坦丁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

五、希臘十字式教堂的特點

教堂平面為十字形,於中央穹頂平衡的四面筒形拱等長;或四臂用穹頂代替筒拱,外觀為以中央為主的五個穹頂,如威尼斯的聖馬克教堂。

六、東歐等東正教國家的教堂

採用改進了的拜占庭式風格。一般教堂規模都較小,其特點:外部造型多為飽滿的穹頂高舉在拉長的鼓座之上,統率整體形成中心垂直軸線,形成集中式構圖。

西歐中世紀建築

一、早期基督教建築

西羅馬帝國至滅亡後的三百多年時間的西歐封建混戰時期的教堂建築。典型的教堂形制由羅馬的巴西利卡發展而來的。

(1)拉丁十字巴西利卡。在羅馬巴西利卡的東端建半圓形聖壇,用半穹頂覆蓋,其前為祭壇,壇前是歌壇。由於宗教儀式日益複雜,在壇前增建一道橫向空間,形成十字形的平面,縱向比橫向長得多,即為拉丁十字平面。其形式象徵著基督受難,適合儀式需要,成為天主教堂的正統型制。

(2)代表實例。羅馬的聖保羅教堂。

(3)風格特點。體型教簡單,牆體厚重,砌築教粗糙,灰縫厚,教堂不求裝飾,沉重封閉,缺乏生氣。

(4)型制。巴西利卡長軸東西向,入口朝西,祭壇在東邊。巴西利卡前有內柱廊式院子,中央有洗池(後發展為洗禮堂),巴西利卡縱橫廳交叉處上建採光塔。為召喚信徒禮拜建有鐘塔兼瞭望用。

二、羅馬風(Romanesque)建築

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又叫羅曼建築,似羅馬,羅馬式。

(1)造型特徵。承襲早期的基督教建築,平面仍為拉丁十字,西面有一、二座鐘樓。

(2)實例:比薩主教堂群,德國烏爾姆斯主教堂,法國昂古來姆主教堂。

三、哥特式(Gothic)建築

11世紀下半葉起源於法國,12~15世紀流行於歐洲的一種建築風格。

(一)結構特點

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頂承重構件,其餘填充維護部分減薄,使拱頂減輕;獨立的飛扶壁在中廳十字拱的起腳處抵住其側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組成框架式結構,側廊拱頂高度降低,使中廳高側窗加大;使用二圓心的尖拱、尖券、側推力減小,使不同跨度拱可一樣高。

(二)內部特點

中廳一般不寬但很長,兩側支柱的間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導向祭壇的強烈動勢。中廳高度很高,兩側束柱柱頭弱化消退,垂直線控制室內劃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頂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長出來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強的向上升騰的動勢。兩個動勢體現對神的崇敬和對天國嚮往的暗示。

(三)外部特點

外部的扶壁、塔、牆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劃分,全部局部和細節頂部為尖頂,整個外形充滿著向天空的升騰感。

(四)裝飾特點:

幾乎沒有牆面可做壁畫或雕塑。祭壇是裝飾重點。兩柱間的大窗做成彩色玻璃,極富裝飾效果。

(五)代表性建築:

法國:巴黎聖母院,亞眠主教堂,蘭斯主教堂。

英國:索爾茲伯里主教堂,水準劃分突出,比較舒緩。

德國:科隆主教堂,烏爾姆主教堂,立面水平線弱,垂直線密而突出,顯得森冷峻峭。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比薩主教堂,有較多的傳統因素。

西班牙:伯格斯主教堂,由於大量伊斯蘭建築手法摻入到哥特建築中而形成穆丹迦風格。

(六)風格特點

完全脫離了古羅馬的影響。內部空間高曠、單純,具有導向祭壇的動勢和垂直向上的升騰感。

15世紀以後,法國發展為“輝煌式”哥特建築;英國發展為“垂直式”哥特建築。

(七)中世紀的世俗建築

1、威尼斯總督宮:立面極富創造性。歐洲中世紀最美的建築物之一。

2、半露木構建築:市民建築,木構塗彩色,以表現輕快的性格。

中古伊斯蘭建築

一、範圍

7~13世紀的阿拉伯帝國的建築;

14世紀以後的奧斯曼帝國建築;

16~18世紀的波斯薩非王朝、印度、中亞等國家建築。

二、結構技術

使用多種拱券,採用大小穹頂覆蓋主要空間。紀念性建築為求高聳,在其下加築一個高高的鼓座,起統率整體的作用。

三、主要建築類型

清真寺、陵墓、宮殿。

四、建築的一般特徵

清真寺與住宅型制類似;普遍使用拱券結構。裝飾紋樣受《古蘭經》的限制。

五、清真寺的主要型制

封閉式庭院,周圍有柱廊,院落中有洗池,朝向麥加方向做成禮拜殿。西亞的清真寺大都採用橫向的巴西利卡型制。

六、各地的代表性建築實例

耶路撒冷的聖石廟,集中式圓頂建築;

大馬士革的大禮拜寺,早期最大清真寺;

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大清真寺,是伊斯蘭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印度的泰姬陵,號稱“印度的珍珠”,是世界建築精品之一。

文藝復興建築與巴羅克建築

一、年代

以15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為起點,廣義的指到18世紀末近400年都為文藝復興時期;狹義的指到17世紀初結束的文藝復興,後來傳至歐洲其他地區形成各自的文藝復興建築。

二、風格特徵

拋棄中世紀的哥特建築風格,認為哥特式建築是基督教神權統治的象徵。採用古代希臘羅馬柱式構圖要素。符合文藝復興運動的人文主義觀念。

三、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

(一)早期(15世紀),以佛羅倫撒為中心

義大利復興建築的第一個作品:佛羅倫撒主教堂大穹頂,設計者是早期文藝復興的奠基人——伯魯乃列斯基。

府邸建築。美狄奇—呂卡爾第府邸————早期文藝復興府邸地典型作品。建築師是米開羅佐。

教堂建築。巴齊禮拜堂,伯魯乃列斯基設計。

(二)盛期(15世紀末~16世紀上半葉),以羅馬為中心

坦比哀多,紀念性風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設計。是當時有重大創新地建築,對後世建築影響很大。

法爾尼斯府邸,小桑迦羅設計。追求雄偉的紀念性,有較強的縱軸線,門廳為巴西利卡形式。

勞倫齊阿圖書館,較早將樓梯作為建築藝術部件處理的實例。米開朗基羅設計。

文特拉米尼府邸,威尼斯文藝復興府邸的代表。龍巴都設計。

聖馬克圖書館。券柱式控制立面,體型簡潔明快。珊索維諾設計。

(三)晚期(16世紀下半葉)以維晉寨為中心

維晉寨的巴西利卡。晚期文藝復興重要建築師帕拉第奧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立面構圖處理是柱式構圖的重要創造,名為“帕拉第奧母題”。

圓廳別墅。晚期文藝復興莊園府邸的代表。帕拉第奧的重要作品之一。對後世創作產生影響。

奧林匹克劇場。帕拉第奧設計,第一個把露天劇場轉化為室內劇場,為劇場型制的發展開闢了道路。

尤利亞三世別墅。維尼奧拉設計,拋棄了傳統的四合院制,在建築佈局上取得進步。

麥西米府邸。帕魯齊的傑作,把建築平面、空間和藝術形式一起做了完整、細緻的處理,在功能上有所突破。

四、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出現手法主義的兩種表現

1.教條式的模仿過去大師的創造手法,為柱式制定繁瑣而死板的規則。

2.追求新穎尖巧,堆砌建築裝飾構件,致力於追求光影變化,不安定的體形和意外的起伏轉折。

五、義大利文藝復興的紀念碑——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

初始選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為希臘十字式。後經多人修改,最終由米開朗基羅主持。教堂的修建過程反應了進步力量與發動宗教力量的鬥爭。

六、建築成就

1.世俗建築類型增加,造型設計出現了靈活多樣的處理手法,有許多創新。

2.建築技術。樑柱系統與拱券技術的混合應用,牆體砌築技術多樣,穹頂採用內外殼和肋骨建造,施工技術提高。

七、城市廣場

恢復了古典的傳統,克服了中世紀廣場的封閉、狹隘,注意廣場建築群的完整性。

1.佛羅倫斯的安農齊阿廣場。早期文藝復興最完整的廣場。

2.羅馬的市政廣場。文藝復興時期較早按軸線對稱佈局的梯形廣場,米開朗基羅設計。

3.威尼斯的聖馬克廣場,文藝復興時期最終完成的,由大小兩個梯形組合而成,被譽為“歐洲最漂亮的客廳”。

八、建築理論

《論建築》 阿爾伯蒂 1845年出版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建築理論著作。

《建築四書》 帕拉第奧

《五種柱式規範》 維尼奧拉

以上著作後來都成為歐洲的建築教科書。

九、巴羅克建築

17世紀至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直至19、20世紀在歐洲各國都有它的影響。

(一)風格特徵

1.追求新奇。

2.追求建築形體和空間的動態,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的空間。

3.喜好富麗的裝飾,強烈的色彩,打破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界線,使其相互滲透。

4.趨向自然,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表達世俗情趣,具有歡樂氣氛。

(二)代表性實例

教堂建築:羅馬耶穌會教堂,維尼奧拉設計。羅馬聖卡羅教堂,波羅米尼設計。

城市廣場:聖彼得大教堂廣場,伯尼尼設計。波波羅廣場,封丹納設計。 納沃那廣場,波羅米尼設計。

法國古典主義建築與洛可哥風格

一、古典主義建築的概念

廣義的指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巴羅克建築和古典復興建築等採用古典柱式的建築風格。

狹義的指運用純正的古典柱式的建築,主要是法國古典主要及其他地區受其影響的建築,即指17世紀法王路易十三、十四專制王權時期的建築。

二、古典主義的哲學基礎——唯理論

三、風格特徵

推崇古典柱式,排斥民族傳統與地方特色。

四、代表實例

1.盧浮宮東立面(勒伏、勒勃亨、彼洛),典型的古典重要建築作品,體現了古典主義的各項原則。

2.凡爾賽宮(孟莎),法國絕對君權最重要的紀念碑,其總體佈局對歐洲的城市規劃很有影響。是法國17~18世紀藝術和技術的集中體現者。

3.恩瓦立德新教堂(孟莎),是第一個完全古典主義教堂建築,也是17世紀最完整的古典主義紀念物。

4.旺道姆廣場(孟莎)。平面為抹去四角的長方形,對線對稱、四周一色的封閉性廣場,軸線交點上有紀念柱。

五、建築教育

古典主義時期,法國建立了歐洲最早的建築學院(1671年)培養建築師,制定嚴格的規範,形成了歐洲建築教學的體系。

六、洛可哥風格

18世紀20年代產生於法國的一種建築裝飾風格。

1.風格特點。主要表現在室內裝飾上,具有繁瑣、妖媚、柔糜的貴族氣味和濃厚的脂粉氣。

2.實例。巴黎蘇俾士府邸客廳,設計者是洛可哥裝飾名家勃夫航。

3.本時期法國廣場的特點。由封閉性的單一空間變為較開敞的組合式廣場,巴黎的協和廣場,開放式廣場,成為巴黎主軸線上的重要樞紐。

資產階級革命至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建築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建築:革命的妥協性和不徹底性,缺乏創造新文化的自覺性,把法國宮廷宣導的古典主義文化當作榜樣。

古典主義代表——王室建築師克裡斯道弗·侖

設計修建了一批倫敦的教區小教堂,其鐘塔構圖很成功。

聖保羅大教堂,體現唯理主義理論原則,成為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紀念碑。

帕拉第奧主義

18世紀英國莊園府邸追求豪華、雄偉、盛氣淩人風格與追隨義大利文藝復興柱式規範和構圖原則的大型公建,忽視使用功能,缺乏創造性和現實感。

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

(一)啟蒙主義的“理性”與唯理主義的“理性”不同

啟蒙主義建築理論的核心——批判的理論,認為合乎理性的社會是“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的社會,宣傳唯物主義和科學。

(二)代表作

1.波爾多劇院,標誌著馬蹄形多層包廂式觀眾廳的成熟。

2.萬神廟,又叫聖什內維埃夫教堂,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最大的建築物,啟蒙主義的重要體現者。

(三)以列度、部雷為代表的激進建築師,力求標新立異,表現了昂奮、狂熱的激情和昂揚的英雄主義。

(四)帝國風格——拿破崙帝國的紀念性建築物上形成的風格,如馬德蘭教堂(軍功廟)、雄師凱旋門。

三、18世紀下半葉和19世紀上半葉的西方建築

(一)歐洲各主要國家在資產階級革命影響下,建築創作中復古思潮流行的社會背景主要是新興資產階級政治上的需要。

1.古典復興既有政治原因也受到考古發掘進展的影響。

法國以羅馬樣式為主,如巴黎的萬神廟,雄師凱旋門。

英國以希臘樣式為主,如不列顛館、愛丁堡中學。

德國以希臘樣式為主,如布蘭登堡門、柏林宮廷劇院。

美國以羅馬樣式為主,如美國國會大廈、佛吉尼亞洲議會大廈。

2.浪漫主義始源於18世紀下半葉的英國,其表現分為兩個階段:

先浪漫主義,模仿中世紀的寨堡或追求異國情調,如封蒂爾修道院府邸,布來頓的皇家別墅。後浪漫主義,常以哥特風格出現,又叫哥特復興,如英國國會大廈。

3.折衷主義任意模仿歷史上的各種風格,也稱為集仿主義,如巴黎歌劇院,聖心教堂,美國1893年芝加哥的哥倫比亞博覽會。

(二)工業大生產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使得工程師成為新建築思潮的促進者。

1.1851年英國倫敦世界博覽會“水晶宮”展覽館,開闢了建築形式新紀元。設計人為帕克斯頓。八個月完成74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展覽建築。

2.1889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愛菲爾鐵塔、機械館,創造了當時世界最高(328m)和最大跨度(115m)的新紀錄。

(三)工業革命後的人口劇增,城市環境和面貌遭到了破壞,為了解決城市矛盾進行過一些有益的探索:

巴黎改建(歐斯曼),新協和村(歐文),花園城市(霍華德),工業城市(嘎涅),帶形城市(馬泰)。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初的西方建築

這個時期是對新建築的探索時期,也是向現代建築過渡的時期。

一、工藝美術運動

19世紀50年代在英國出現的小資產階級浪漫主義思想的反映,以拉絲金和莫里斯為首的一些社會活動家的哲學觀點在藝術上的表現。在建築上主張建造“田園式”住宅,來擺脫古典建築形式。

代表作品:魏布(Webb)設計的莫里斯的住宅“紅屋”,根據使用要求佈置,用紅磚建造,將功能材料與藝術造型結合的嘗試。

二、新藝術運動

19世紀80年代開始於比利時的布魯塞爾,主張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能適應工業時代精神的簡化裝飾,反對歷史式樣,目的是想解決建築和工藝品的藝術風格問題。其建築風格主要表現在室內,外形一般簡潔。這種改革沒能解決建築形式與內容的關係,以及與新技術的結合問題,是在形式上反對傳統形式。

三、維也納學派

以瓦格納為首,認為新結構新材料必導致新形式的出現,反對使用歷史式樣。其代表作品如維也納的地下鐵道車站和郵政儲蓄銀行。

維也納建築師路斯認為,建築“不是依靠裝飾,而是以形式自身之美為美”,反對把建築列入藝術範疇,主張建築以適用為主,甚至認為“裝飾是罪惡”,強調建築物的比例。代表作品是建在維也納的斯坦納住宅。

四、北歐對新建築的探索

反對折衷主義,提倡“淨化”建築,主張表現建築造型的簡潔明快及材料質感。

荷蘭的貝爾拉格代表作品為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

芬蘭的沙貝寧代表作品為赫爾辛基的火車站。

五、美國芝加哥學派

是美國現代建築的奠基者。工程技術上創造了高層金屬框架結構和箱形基礎。建築造型上趨向簡潔,並創造獨特風格。

創始人是工程師詹尼。

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隨功能”的口號。代表作品:芝加哥百貨公司大廈。其立面採用了“芝加哥窗“形式的網格式處理。

六、德意志製造聯盟

是19世紀末20年代初德國建築領域裡創新活動的重要力量。

(一)代表人物

彼得·貝倫斯以工業建築為基地發揮符合功能與結構特徵的建築。

(二)代表作品

德國通用電氣公司透平機車間(柏林),成為現代建築的雛形,里程碑式的建築,——由貝倫斯設計。

德意志製造聯盟展覽會辦公樓(科隆)由格羅皮烏斯設計。

七、鋼筋混凝土的應用

1850年法國建築師拉布魯斯特在巴黎聖日內維埃夫圖書館拱頂用交錯的鋼筋和混凝土的成功,為近代鋼筋混凝土奠定了基礎。

1890年以後,鋼筋混凝土在建築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法國建築師包杜建的巴黎蒙瑪爾特教堂是第一個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造的教堂。

法國工程師馬亞在蘇黎世建造了第一座無梁樓蓋倉庫(1910年)。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現代主義建築形成與發展時期

一、革新派建築師在戰後初期對新建築形式的探索

(一)表現派

首先在德國、奧地利產生,常採用奇特而誇張的建築形體來表達某種思想情緒,象徵某種時代精神。

代表實例:德國波茨坦市愛因斯坦天文臺。孟德爾松設計。

(二)未來派

首先在義大利出現,創始人為作家馬里內蒂,宣揚各種機器的威力,主張創造全新的未來藝術。

代表人物:義大利的聖·伊利亞,追求一切都要動、要變。

(三)風格派

1917年產生於荷蘭。

代表性建築:裡特維德設計的在烏德勒支德施羅德住宅。

(四)構成派

產生於俄國,他們把抽象的幾何形體組成的空間作為藝術德內容。

代表作品:塔特林設計的第三國際紀念碑,維斯甯兄弟的列寧格勒真理報館方案。

二、20年代歐洲現代建築思潮——現代主義建築

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發生於19世紀後期,成熟於20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

(一)設計思想的共同點

強調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築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

(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理論觀點

1.格羅皮烏斯(1887~1969)

格羅皮烏斯很早就提出建築要隨時代而發展,“建築沒有終極,只有不斷的變革”,“美的觀念隨著思想和技術的進步而改變”,反對復古主義。

代表作品如阿爾費爾德的法古斯工廠,科隆的德意志製造聯盟展覽會辦公樓,德騷的包豪斯校舍。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

在《走向新建築》中提出要創造新時代的新建築,激烈否定因循守舊的建築觀,主張建築工業化,“住房是居住的機器”,並要求建築師向工程師的理論學習,在設計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內到外開始的,外部是內部的結果”。在住宅設計中提出“新建築的五個特點”。

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薩沃依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宿舍,日內瓦國際聯盟總部設計方案。

著作:《走向新建築》。

建築哲學思想是:理想主義+浪漫主義。

3.密斯.凡.德.羅

強調建築要符合時代特點,不要模仿過去。重視建築結構與建造方法德革新,認為“建造方法必須工業化”,他以“少就是多”為建築處理原則。

“密斯風格”主要表現為“運用鋼和玻璃為專一手段”。

代表作品如巴賽隆納博覽會德國館,伊利諾伊工學院宿舍,範斯沃斯住宅。

4.賴特

賴特對建築德看法與現代建築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國西部建築基礎上融合了浪漫主義精神,而創造了富有田園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後來發展為“有機建築論”。

代表作品如草原式住宅,拉金辦公樓,流水別墅,詹森公司總部,西塔里埃森。

(三)國際現代建築協會CIAM(1928年在瑞士成立,1959年停止活動)

1933年的雅典會議專門研究現代城市建設問題,提出了一個城市規劃大綱——“雅典憲章”。指出城市要解決好居住、工作、遊息、交通四大功能,應科學地制定城市總體規劃。

二次大戰後建築設計的主要思潮

60年代以後,生產的急速發展,生活水準的提高,各種標榜個人與個性的社會思潮興起,受社會各種思潮的影響,及幾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的去世,各種建築思潮應運而生。出現建築思潮多元化的局面,促使建築向講求形式,標新立異的方向發展。

一、“理性主義”充實與提高

代表作品:協和建築師事務所(TAC),設計的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按功能結合地形佈置,空間參差,尺度得當。

二、講求技術精美的傾向

特點:在設計方法上屬於“重理”的一種思潮。以密斯.凡.德.羅為代表強調結構邏輯性與自由分割空間在建築造型中的體現,其特點是用玻璃和鋼為主要材料,構造與施工精確,外形純淨透明,反映著建築的材料,結構和它的內部空間。

代表作品:密斯的範斯沃斯住宅,芝加哥湖濱大廈,西格拉姆大廈,西柏林的新國家美術館,在“少就是多”的理論依據下,以“全面空間”,“純淨形式”和“模數構圖”為設計手法的實例,並形成了“密斯風格”。

三、粗野主義傾向

特點: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構件和他們的粗魯結合。與講求技術精美傾向不同點是要經濟地,從不修邊幅的鋼筋混凝土的毛糙、沉重與粗野感中尋求形式上的出路。

代表作品:勒.柯布西耶的馬賽公寓,昌迪加爾行政中心;史密森夫婦的亨斯特頓學校;魯道夫的耶魯大學建築與藝術系大樓;斯特林的萊斯特大學工程館等。

四、典雅主義傾向

特點:致力於運用傳統的美學法則來使現代的材料與結構產生規整、端莊與典雅的莊嚴感。主要在美國。

如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等。

五、高度工業技術傾向

特點:指不僅堅持在建築上採用新技術,而且在美學上極力表現新技術的傾向。主張採用最新的材料製造體量輕、用料省、能快速靈活地裝配改造地結構與房屋,並加以表現。為解決城市問題,出現用預製標準化構件裝配成大型的、多層和高層的“巨型結構”。

代表作品:黑川紀章和丹下健三的新陳代謝派設計的山梨文化會館,皮阿諾和羅傑斯的巴黎蓬皮杜國家藝術與文化中心。

六、人情化與地方性傾向

特點是在建築中偏“情”的方面,它是將“理性主義”設計原則結合當地的地方特點和民族習慣的發展,即講技術又講形式,而在形式上又強調自己的特點。

代表作品:芬蘭的阿爾托是北歐“人情化”與地方性的代表,其代表作珊納特賽羅鎮的中心主樓,沃爾夫斯貝格文化中心。日本丹下健三的香川縣廳舍、倉敷縣廳舍是戰後日本追求地方性的代表。

七、追求個性與象徵的傾向

是對現代建築風格“共性”的反抗。反對集體創作,認為“建築是不能共同設計的”。其手法有以下三種:

1.運用幾何形構圖。如賴特設計的紐約古根海姆美術館;貝聿銘的華盛頓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

2.運用抽象的象徵。如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夏隆的柏林愛樂音樂廳;路易士.康的理查醫學研究樓。

3.運用具體的象徵。如小沙貝寧的環球航空公司候機室;伍重的悉尼歌劇院。

八、後現代主義建築思潮

20世紀60~70年代以後出現的對現代主義建築觀點和風格提出懷疑,進而反對和背離現代主義的傾向。他們包括很多派別,探求設計方法和建築形式、風格的改革。但沒有統一的理論和組織。

代表性理論著作:

文丘裡——《建築的複雜性與矛盾性》

詹克斯——《後現代建築的語言》

布萊克——《形式跟隨慘敗——現代建築何以行不通》

文丘裡——《向拉斯維加斯學習》

主要特徵:美國建築師R.斯特恩提出後現代主義建築的三個特徵:a.採用裝飾,b.具有象徵性和隱喻性,c.與現有環境融合(文脈主義)。英 國建築評論家C.詹克斯認為“後現代主義建築就是至少在兩個層次上說話:一方面他面對其他建築師和留心特定建築含義的少數人士;另一方面他又面對廣 大公眾和當地居民”。

美國建築師R.文丘裡提出:“容許違反前提的推理”,“贊成二元論”。“創新可能就意味著從舊的東西中挑挑揀揀”。

代表實例:

文丘裡(1963年)——母親住宅;

文丘裡(1976年)——美國奧柏林學院艾倫美術館擴建部分;

M·格雷夫斯(1982年)­——美國波特蘭市政大樓;

C····莫爾(1982年)­——美國新奧爾良市義大利廣場;

P····詹森(1984年)——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大樓。

(From : 藝術中國網 http://www.artcn.cn/Article/hysj/jzsj/200608/1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