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馬桶除臭殺菌 埋土45天變肥料

(綜合報道)

(星島日報 報道)據聯合國 估算,全球有廿五億人口生活在缺少基本衞生條件的環境中,發展中國家有一半人口隨時可受到水和衞生設施缺陷而引起健康問題,因此

聯合國目標是到二○二五年,人人都可用到廁所。

在昨日舉辦的「第八屆世界廁所高峰會暨博覽會」中,不少參展商展出具創意的廁所,務求迎合不同人士的需要。來自美國 的Global Sanitation Solutions,展出一分鐘即可展開的「紙馬桶」,紙馬桶由厚紙皮摺成,可承受三百磅重量,中間空心,配合可溶解膠袋,使用者大小便後只須灑上特製的 生物有機粉末,即可在兩小時內除臭及消滅排泄物中的病菌,最後將膠袋「長埋黃土」,四十五天後即可成為肥料。馬桶為保障用者私隱,更有一個高兩米的帳篷作 遮蔽。

蹲坐兩用設計新穎

該公司的執行副主席Dennis指,○五年美國新奧爾良被颶風吹襲時,「紙馬桶」曾大派用場。他表示,「紙馬桶」最適合在災區及落後地區使用,而每三十克的生物有機粉末每天可處理七人的排泄物。

另一由新加坡 十九歲男學生設計的二合一蹲坐兩用大便器,可根據用家的習慣而選擇蹲式或坐式,學生的導師吳植慈指出,蹲姿令肛門及直腸角度加大,糞便可更順利排出,但由於西方人習慣坐式,因此,該便器設計意念是可供不同大便習慣的人使用。 記者 周嘉莉

紙馬桶用完即棄,可分解為肥料,又有帳篷供遮蔽,既環保又實用。

(綜合報道)
(星 島日報報道)廁所是每人每日都要「報到」的地方,但其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專家指出,本港公共廁所「男女不平等」問題嚴重,女性小便平均花一百零五秒,男性 則僅三十五秒主要原因是「設計失誤」,女廁數量不足增加女士排隊時間。專家認為,減少廁所排隊時間和改善衞生環境,有助提升香港競爭力。

來自世界各地的保健和衞生專家昨起一連三日,在澳門參加「第八屆世界廁所峰會暨博覽會」,探討如何通過市場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公共衞生環境。身兼聯合國 食水與衞生顧問委員會主席、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認為,一個完善的廁所除了可以維持環境清潔外,更令用家「用得健康」及「用得有尊嚴」,同時亦能推動國 家發展。

而香港貴為國際大都會,卻被專家批評廁所設計失誤。出席會議的世界廁所組織創立人沈銳華指出,香港廁所被指難以尋找及設計錯誤,「統計指女士小便要一 百零五秒,男士則只需三十五秒,而女士使用廁所的時間亦較多,但男女廁的面積卻相等,設計上完全是未解放前的社會。」他指現時經常可見女廁大排長龍,間接 令男士亦花費長時間等待如廁的女伴。他認為「只有當男女用廁時間相等,才能算男女平等」,建議女廁面積應為男廁的兩倍,減少排隊時間才能有更多時間清潔洗 手間;而一個乾淨的廁所,有助提升香港競爭力。

廁所組織計畫為廁所設計一套像酒店般的星級標準,除了方便使用者分辨廁所的優劣外,亦能鼓勵廁所提供者不斷改進及提升水平。而該套標準將以使用者的滿 意及開心程度作準則。沈銳華指出,用完廁所後感到滿意和開心,該廁所自然為高標準的廁所,而其他的準則會以乾淨、乾爽及有無臭味來衡量廁所的星級。

(星島)11月5日 星期三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