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極限主義 (Post-minimalisme)

Richard Serra

Richard Serra
1971年美國藝評家 Robert Pincus-Witten 稱呼女藝術家 Eva Hesse 的作品為「後極限藝術」,「後極限主義」一詞出現在雜誌裏他的一篇文章中。這個術語是用來形容那些短暫的、易變質的藝術作品,它們是由一些在時間的持續條件下,不用人為的介入,會呈現不穩定的、易消失的(如揮發性高的)、會凝結的、會自行分解的材質。從這層意義,他們反對且擺脫極限主義的形式而加入了時間性的因素於作品之中。

「後極限主義」或所謂的過程藝術(Process Art)─ 材質的物理演變過程構成作品 ─ 在1969年的兩項展覽中獲得肯定:「當姿態成形時」於伯恩,以及「過程/材質」(Procedures/Materials)於紐約。藝術家 Eva Hess (1936-1970), Richard Serra (1939- )以及後極限主義和觀念藝術家 Hans Haacke (1936- )創作了有關「在正位」(in situ) 那種最短暫性的作品:在塑膠玻璃容器中,隨著溫度氛圍的改變而集結了乾淨的水於隔板上。」

※ 關於後極限代表人物之一 ─ 塞拉(Richard Serra)的簡述:

[youtube=http://uk.youtube.com/watch?v=l1sBpsyRNfM]

美國雕塑家,1939生於San Francisco,曾於加州大學、Ya1e大學求學,是包浩斯著名人物亞伯斯(J. A1bers)的學生。在紐約時與Rauschenberg, Stella, Reinhardt….等接觸。1964在義大利時又接觸到貧窮藝術(Arte Povera),這些對他後來的創作觀產生很大的影響。

1971巴黎雙年展,1980威尼斯,第5、7〈72′,82’〉德國文件展。
他的作品 “Splashings”,是以融鉛製作,然後擲甩於牆上而凝固,這樣的雕塑觀念,帶有其「形」之形成過程的記憶。1969年在Berne的展覽中宣示:「當姿勢〈attitudes〉成形時」便可說明此點觀念。另外,作品”Prop”系列,則是有關於雕塑造型架構在一種靜力的平衡關係,並且重新定義整個展示會場的空間,得依靠這些板塊狀鋼板間之力量平衡的關係上。

「傾斜之弧」事件的意義及影響:

1981年「傾斜之弧」之作,則是影響公共藝術執行案例較深遠的一件作品,藝術家的前衛作風,又帶著頗為孤芳自賞的想法,雖然言之有物,但普羅大眾似乎又跟不上菁英份子式的思考路線,終究造成作品被拆離,而讓藝術家深感憤怒的遺憾之事,這樣的結果使得後繼的公共藝術比較容易走向媚俗的手法,也許換另一種思考就是所謂求取最大的公約數吧!

先從這件作品的造型談起,「傾斜之弧」是以鋼板打造,長一百二十呎,高十二呎,平平整整,沒有什麼起伏變化的單調形體,是真正的「鐵板一塊」,就像一面牆般橫跨廣場中央。果然引起大家的嫌惡,尤其附近上班的族群,不但嘲諷它是一件會生銹的十七萬五千美元的高價廢鐵,還羅織種種罪名,諸如:會影響上班情緒、妨礙巡邏視野、違害安全等等。當事情漸鬧大時,雙方各擁支持人馬,後來經過幾番的攻防辯論,89’年美國聯邦政府果然運用公權力將它拆除,法律最終支持政府所持的論點是這樣的:由於藝術家收受了製作作品的佣金,那麼國家便擁有其「表達」權,而其所有人是有權力去使用及處理的。接著,Serra便控告政府粗暴地將藝術家的「表達」解釋為國家的財產,而將其「精神財產權」踐踏於商品法則之下。Serra所提出來的「特定地點」(site special)的觀念認為,這是一件有關特定地點的作品,它無法被安置別處,若經移動,便完全失去意義及價值。

這個想法無論是否是因此事件而生,它是頗耐人尋味與深思的,換言之,「傾斜之弧」與設置地點的關係是一項有機的概念,如同生根發芽一般定在那兒,而事實上,當我們欣賞公共藝術時,也絕不可能只看到作品本體而已,除此,它會隨著時間、環境、氣候的轉化而留下視覺表層與實體內涵上的變化,除了有量身打造,獨一無二的存在之概念,還得加上作者強調意志抉擇的部分,也就是重拾人的一些根本價值問題,從Serra「傾斜之弧」之作及事件,可突顯出後極限藝術與極限藝術那種極端去人氣味的作法而劃開界線。

(From : http://blog.udn.com/lu921/1225407)

Interview by Charlie Rose

[youtube=http://uk.youtube.com/watch?v=XCAk_dQlAq8]